2022/02/26

良崗聖王相關報導

 

海峽之聲網(記者廖一傑)長泰縣阪裡鄉境內,有一座海拔1119米的良崗山,此山以崔嵬峻秀著稱,又以林海茫茫聞名,觀之青山綠水,又隱含溫柔之美。而在山腳下的阪裡鄉阪新村,有一座良崗聖王廟,供奉聖王康義信、聖母嚴英。隨著鄉人渡海到臺灣,良崗聖王信仰也傳播到臺灣等海外地區,成為兩岸共同的民間信俗。

 

  在良崗聖王廟理事會秘書長何慶文的帶領下,閩台走親鄉鎮行記者一行來到石碑社的良崗聖王廟,廟宇始建時間已經無從可考,只知阪新村比長泰置縣的歷史還久遠。現存的良崗聖王廟,曆有修繕,近期于1984年重修,基本保存古代建築風貌。良崗聖王廟坐東向西,由門廳、廳堂構成,石磚木結構,寬9.1米、深12.5米,建築面積114平方米。廳堂為單進式,前設三個門,門楣飾浮雕,圖像為二龍戲珠、八仙過海等,門上懸掛“良崗聖王”匾。廳堂牆上繪有彩圖,廳中設祭台,供奉良崗聖王、聖母等神明。

 

  相傳良崗聖王,原名康義信(591—652年),渤海郡人。其妻良崗聖王婆,原名嚴英(593—655年),遼西郡(今遼寧省義縣)人。唐建立後,康義信受封“平獠除魔”大將軍,夫婦奉旨入閩越嶺南道平定蠻獠嘯亂。夫妻倆憑藉智慧和勇敢,平息了以潘公王為首的頑固獠寇,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唐高宗永徽三年(西元652年),康義信在良崗山仙逝,皇帝下旨就地安葬,誥封“良崗聖王”,並建“良崗亭”作為紀念(後廢)。“開漳聖王”陳元光到長泰亦為其揮毫稱讚:“平息獠寇,造福於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短短二十個字,表達了先賢奉民為天、愛國惜民的博大情懷。在陳元光宣導下,漳州各地紛紛建廟供祀“良崗聖王”。當時在漳州倡建的“太初坊”廟,大門有一聯:“良崗王朱筆安撫天下,關帝爺赤膽威邦定國”,將良崗聖王與關帝公相提並論,亦可見漳州人民對良崗聖王的推崇備至。

 

  “良崗聖王信仰隨著先人足跡傳播到臺灣,後面兩岸建立聯繫,許多臺灣信眾都回來參香祭拜,捐資捐物”,良崗聖王廟理事會秘書長何慶文告訴記者,1999年,高雄鳥松區崇聖殿70多名信眾帶著臺灣的良崗聖王神像第一次回鄉祭拜,從此之後,幾乎年年都有交流互訪。2011年,良崗聖王廟門口一對精美的石獅子失竊,事後,在高雄崇聖殿商議之後,由臺灣方面出資,到惠安雕刻一對石獅子安放在廟門口,期間,崇聖殿理事會與大陸的廟務方面一起挑石料,看造型,全程參與到石獅的重塑工作中。

 

  據《漳州府志》和《根在海這邊》記載,臺灣良崗後裔建廟供奉“良崗聖王”多達二十多座,其中有高雄崇聖殿、台南良崗尊王廟、泉福宮等。經過幾百年的傳衍發展,良崗聖王在臺灣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種聖王文化在臺灣能幾百年代代相傳,也表明了臺灣民眾對根在祖國大陸的認同,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

 

 

 

 

 

 

巍巍良崗山,屹立在故鄉的土地上,見證著滄海桑田的變遷。  

 

 

戴雲山東南延伸有餘脈入漳,即為家鄉長泰境內的邑山之首——良崗山。良崗山不僅巍峨雄偉,資源豐盛,而且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更以良崗聖王信仰澤被海峽兩岸,蘊涵著兩岸人民手足情深、血濃於水,成為臺灣同胞認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祖國的歷史見證,被愈來愈多的海內外遊子所推崇。

 

 

追溯到明代中期,特別是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清政府統一管理臺灣之後,漳州先民絡繹東渡,不絕於途,終成為開發寶島的一支主力軍。開拓寶島時,除了開漳聖王被帶上了岸,更有不少各地原籍的神祗。早期到台的漳州移民多半與同祖籍的人住在一起,血緣的宗祠不復存在,地緣便成為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紐帶。這樣,以祖籍所共同信仰的神作為保護神便顯出它的意義來。

 

 

據《長泰縣誌》記載,明末清初,長泰有不少人移居臺灣謀生。上個世紀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有不少長泰人到臺灣從事教育、商貿等事業。解放戰爭末期,國民黨當局潰退臺灣,在沿海強抓兵丁,其中也包括不少長泰人。又據《長泰文史資料》記述,明代成化年間,林墩江都寨“三世祖大襲公長子時沖公,移居臺灣”,定居台南小腳腿。乾隆時,閩台貿易發達,蔡、黃、徐各姓鄉親,先後到達臺北雞籠謀生。

 

 

鄭成功父子進軍長泰時,不少農民為回應抗清複明隨軍轉戰臺灣。在那個不同籍別移民之間激烈競爭的年代裡,飄洋過海,胼手胝足,開荒拓土,披荊斬棘,惡劣的環境中,除了把自己置於開漳聖王的庇佑之下,良崗聖王的信仰亦成為開台長泰人最大的精神支柱之一。

 

 

良崗聖王,原名康義信(591—652年),渤海郡人。其妻良崗聖王婆,原名嚴英(593—655年),遼西郡(今遼寧省義縣)人。唐建立後,康義信受封“平獠除魔”大將軍,夫婦奉旨入閩越嶺南道平定蠻獠嘯亂。夫妻倆憑藉智慧和勇敢,平息了以潘公王為首的頑固獠寇,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唐高宗永徽三年(西元652年),康義信在良崗山仙逝,皇帝下旨就地安葬,誥封“良崗聖王”,並建“良崗亭”作為紀念(後廢)。“開漳聖王”陳元光到長泰亦為其揮毫稱讚:“平息獠寇,造福於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短短二十個字,表達了先賢奉民為天、愛國惜民的博大情懷。在陳元光宣導下,漳州各地紛紛建廟供祀“良崗聖王”。當時在漳州倡建的“太初坊”廟,大門有一聯:“良崗王朱筆安撫天下,關帝爺赤膽威邦定國”,將良崗聖王與關帝公相提並論,亦可見漳州人民對良崗聖王的推崇備至。

 

 

據《漳州府志》和《根在海這邊》記載,臺灣良崗後裔建廟供奉“良崗聖王”多達二十多座,其中有高雄崇聖殿、台南良崗尊王廟、泉福宮等。經過幾百年的傳衍發展,良崗聖王在臺灣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種聖王文化在臺灣能幾百年代代相傳,也表明了臺灣民眾對根在祖國大陸的認同,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