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王得祿墓園

 

【古蹟史話】 王得祿墓園

文/謝貴文 2021.08.19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37632

王得祿墓全景 圖/謝貴文

文/謝貴文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傳統社會認為除了個人的努力、既定的命運,風水也是決定自身乃至後代與家族興衰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僅重視家宅的形勢方位,也會擇吉穴作為墓葬之所;許多歷史名人皆留傳有風水傳說,清代台灣出身具有最高官階的王得祿即是一例。

 

王得祿生於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十七歲即以武生為義民首,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而入軍旅任武職。嘉慶初年加入水師,因追捕海盜蔡牽屢建奇功,一路由千總、游擊,升至澎湖協鎮水師副將、浙江提督、福建水師提督,並封授二等子爵。道光皇帝即位後,雖然仕途受挫,但至六十三歲回台協助平定民變,而以軍功加賞太子少保、太保銜。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以七十二歲高齡奉旨移駐澎湖協防英軍,最終病死於行營,而獲追贈伯爵,加太子太師銜。

 

王得祿以海外一介武夫而能封官晉爵,成為皇朝一品大員,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因此在民間也有將此歸因於風水所致。據傳太保市王氏家廟旁的福濟宮,乃一「七星墜地穴」,王父由外地遷入,即卜居於此,故能庇蔭其子。又傳王父之墓位,乃地形如鐘、四面環水之吉穴,猶如「絲線吊銅鐘」,故能後代出公卿。另有一說是王氏乃出生於台南白河的「木屐寮」,當地亦為「七星墜地」的好地理,故能出好人才。

 

以王得祿的顯赫地位,死後勢必延聘地理名師,擇吉地良穴安葬,以求庇蔭後世子孫。據傳王氏墓址最初擇定於朴子的「馬稠後」,當地人擔心風水被獨占,乃設計叫牧童到預定的墓地放牛,當王氏的棺木扛來時,嘲笑說:「王大人,葬馬稠,嗅馬糞,燻馬尿。」王家甚感難堪,因此扛回棺木,請地理師另擇名字好聽的吉地安葬。

 

王得祿的墓地最後擇定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與六腳鄉雙涵村的交界處,舊地名為「番婆庄」,占地約一‧三公頃,略成橢圓形,墓碑後築有墓岸,兩側寶城石柱,依次立有石龍、石鳳、石獅、石象等,墓埕前方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據傳王氏葬於此地後,附近村落頗不平安:石翁仲會調戲婦人,石羊與石馬會偷吃稻禾,石獅則跑去民宅偷襲家禽。庄民想辦法要破解,後來聽守墓小鬼說:「只怕千軍萬馬踏」,於是在墓前築一條路,並用鋤頭將石獸的角敲掉。

 

這些傳說當然有虛構之處,但也如實反映民間的風水觀念。傳統社會認為先人的風水良窳會影響子孫的運勢,故對墓葬位置甚為講究,不僅要選擇吉地良穴,且要排除人為的干擾。再者,好風水不僅關係個人與家族的興衰,也影響地方共同的命運,因此往往將「人傑」歸功於「地靈」;但對可能破壞風水的作為,則會加以阻撓,甚至予以反制。

 

現今王得祿墓獲指定為國定古蹟,為全台最為雄偉壯觀的清代名墓,雖然地處偏僻、略顯荒涼,仍值得民眾來此體驗文化資產之美,並緬懷這位歷史名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